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课后服务数字化 为‘双减’增添新动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双减”政策即将迎来实施三周年的重要节点。这一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显著成效。近日,国家教育部门发布的一份2023年双减”工作调查报告显示,学生作业负担和家长负担均得到有效减轻,并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报告显示,81.7%的学生平均每天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在规定的90分钟以内,这一数据较政策实施前有了显著提升。同时,96%的学生能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这意味着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家长作业辅导的时间。

学生家长王薇表示,“双减”实施以来,在孩子的学科类培训上,家里省出了一笔可观的教育费用,感觉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以前我和孩子爸爸常因为辅导孩子课后作业而让家里‘鸡飞狗跳’,对于亲子感情也是不小的伤害。虽然现在我还会给他们布置学习任务,但是家庭作业部分的辅导已经在学校的课后服务中解决了不少,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拓展兴趣,用于培养自主学习,家庭生活幸福感也随之提高。

为进一步巩固“双减”政策,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解决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学生的后顾之忧,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智慧阅读、趣味运动、表演课、硬笔书法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数字化手段在课后服务中的应用,更是为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智慧阅读课程中,数字化技术打破空间障碍,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图书和文章,通过智能测评和推荐功能,还可以为他们生成个性化的阅读书单,兼顾趣味性和阅读需求。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率,还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

根据《iEnglish2023数字阅读报告》显示,在iEnglish智能英语学习解决方案的海量使用人群中,7-12岁用户占比高达57.32%,13-16岁用户占比达16.94%。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内容的丰富多样和形式的灵活多变的数字化阅读在中小学学生中的广泛接受度和影响力。

课后服务数字化图示

在足球、篮球等趣味运动课程中,利用数字产品可以对运动技巧进行讲解和展示,让学生在科学运动中感受快乐、释放压力。而表演课和硬笔书法等艺术课程则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艺术环境中陶冶情操。

iEnglish未来研究院副院长杨光表示,数字化发展正在推动学习朝着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演进。这种变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可能性。在这一基础上,数字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选择之一。

“双减”政策持续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不断提质增效。数字技术在课后延时服务的应用,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成长发展需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未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小学教育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